自噴漆使用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(一)
噴漆粘度過低(漆液稀,遮蓋力不足) 原因是: 1.噴涂前漆液未充分搖動均勻; 2.噴涂時漆罐傾斜角度過大,使噴出物中氣體含量高,漆液被稀釋; 3.噴涂場地天氣寒冷,氣溫過低;4.噴涂場地缺乏加熱設備,空氣流通不好; 5.一次性噴涂過厚(閃光色)。 預防措施: 1.掌握正確的噴涂技術,避免倒噴、斜噴;2.避免陰雨、潮濕、寒冷的天氣施工。 修正方法: 在室溫環境下施工或將噴涂完的工件放入50℃-60℃加溫設備中。 弊病與防治桔皮 原因是: 1.噴涂距離過遠或過近;2.漆液霧化不均;3.一次噴涂過厚或過薄。 預防措施: 1.掌握正確噴涂技術; 2.充分振動搖勻漆液或適當加溫; 3.食指按壓噴頭時用力均勻,保證出漆量均勻恒定。 修正方法: 輕度桔皮可待漆膜徹底干固后用P1500以上砂紙打磨整平后打蠟拋光去除,嚴重桔皮待漆膜干固后以P800以上砂紙打磨后重噴。 泛白(白霧) 原因是: 1.噴涂環境濕度大;2.噴涂場地通風寒冷。 預防措施: 1.避免陰雨、高溫高濕天氣施工。 修正方法: 1.在泛白處迅速加噴化白水; 2.泛白出現時立即加紅外燈光烘烤(低于60 ℃); 3.待漆膜干固后打蠟拋光去除; 4.嚴重泛白者待漆膜徹底干固后打磨整平重噴。 氣泡、漆粒 原因是: 1.漆液未混合均勻; 2.手指按壓噴頭用力不均,噴嘴出漆不暢,造成積漆; 3.漆膜噴涂過厚; 4.被涂物面受污染。 預防措施: 1.噴涂前用力振蕩漆液至混合均勻;2.勻速噴涂;3.噴涂前徹底清潔被涂面。 修正方法: 1.輕微氣泡、漆粒可待閃干后以干凈棉布抹凈后繼續噴涂; 2.嚴重氣泡、漆粒待漆膜徹底干固后以P800砂紙打磨平整后重噴。 咬底 原因是: 1.底、面漆不配套,面漆溶劑對底漆有溶解性;2.底漆層未干透即施噴面漆; 3.面漆一次施噴過厚。 預防措施: 1.避免直接噴涂于油性色漆等單組份漆膜上; 2.在不配套的底面漆間加噴灰色中涂漆; 3.施工時宜薄噴數遍,每遍間留足閃干時間。 修正方法: 待漆膜徹底干固后,鏟去咬底部位,填補底灰,干燥整平后加噴中涂層后再噴面漆。 干噴(粗粒) 原因是(1): 1.噴嘴距離被涂面太遠;2.噴罐移動速度過快; 預防措施: 1.掌握良好的噴涂技術;2.保證良好的噴涂環境; 修正方法: 1.輕微干噴待漆膜干固后以 P1200以上砂紙濕磨后拋光恢復光澤即可。2.嚴重干噴需以P800砂紙磨平后重噴。 開裂 原因是(2): 1.底面漆不配套,底層涂膜和面漆涂膜的伸縮性和軟硬程度差距大;2.底漆涂層未干透即施噴面漆;3.面漆噴涂過厚;4.舊底漆層老化、粉化、脆裂等所致。; 預防措施: 1.確認底、面漆層能配套,必要時加噴中涂層;2.掌握正確噴涂技術;3.已老化的漆層應清除后再施噴面漆。 修正方法: 鏟至裸金屬或脫漆后重噴。 粉化 原因是: 1.涂膜長期暴露于強烈日光下;2.空氣中工業粉塵、水汽及有害氣體(如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等)含量高。 預防措施: 1.避免涂膜長期曝曬于陽光下;2.盡量保持涂膜的清潔。 修正方法: 用脫漆劑脫除粉化的舊漆層或用鏟刀鏟至裸金屬板后重新施工。 |